第一千零七十六章回收舱研制成功
可不管怎么样,大家的热情还是蛮高的,赵中遥自然是也不愿意打击大家的积极性。于是,他只是把这些‘作品’都放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里面。
赵中遥对于这些人设计的飞船形象,自然是不屑一顾了。他自己当然是知道,这飞船应该设计成什么样子了。
其实,载人航天计划中飞船,只是一个回收舱,既然是要回收回来的,那当然应该设计成一个圆形的样子。因为,只有圆形的样子,在空中飞行的时候,才会是比较稳定的。
但是回收舱在从高空坠落到地球表面的时候,由于受到重力加速度的作用,它的速度会越来越快。这个时候,回收舱的外面,就要经受上千度的高温。要是回收舱的外面材料不够结实的话,那肯定是无法回收成功的。当这回收舱和大气之间摩擦力产生的高温,就足以把回收舱给溶化了。
所以说,要研制一个回收舱,首先就是要找到一种超级耐高温的金属材料才行。当然,整个回收舱在回收的过程中,还有不断地降低它的速度,这还要在回收舱上面,配备有几个减速降落伞,这都是设计回收舱时,须要完成的设计任务。
卫星回收系统的关键是卫星降落伞,其研制技术是航空降落伞技术的延伸,但又不相等同。卫星返回舱在轨道上返回,开伞高度高,速度快,回收承重量大,所经历的环境条件恶劣,工作程序和控制复杂,系统的重量和体积限制苛刻回收卫星的场合和方式有三种,一是在空中,从飞机上用钩子勾住卫星降落伞的绳子。
美国早期采用这种回收方式。二是在陆地上,降落伞使卫星以每秒几米的速度落地。我国和前苏联常用这种方式。三是在海上,卫星用降落伞在海面降落,借助密封装置在水上漂浮,并施放海水染色剂,舰船和飞机遁迹将卫星收回。
高空回收试验是验证空气动力减速器,即降落伞回收系统的重要试验。由探空火箭或飞机投下的几百甚至几千公斤重的回收系统模型乘降落伞飘然落地,如果减速系统失灵,回收物会从高空加速坠地。对运载火箭试验来说,
回收的数据舱离地只有1.5秒的时间时,降落伞才能依次弹出和张开。为进一步研究火箭的回收技术和确保高空回收成功,箭头采用减速板与降落伞联用的减速装置。当火箭到达弹道顶点附近时,箭头与箭体自动分离,安装在回收舱上的减速板同时张开。
在箭头下降过程中,由于气动力的作用,使箭头尖端朝地稳定下降。当箭头下降到距地而几公里时,从回收舱内自动弹出一顶减速伞。减速伞张开后,箭头下降速度显著减慢,而后再由减速伞从回收舱内拉出一顶大的主伞。主伞张开后,箭头乘减速伞与主伞徐徐向地面降落,着陆速度约6米/秒。只有达到了上述的一些技术要求,才有可能把回收舱收研制出来。
赵中遥对于他生前的那个世界上的回收舱已经是很熟悉了。他知道在他生前那个世界上的航天大国研制的回收舱都是箭头形状的,并非是真正的圆形。
之所以要设计成箭头的形状,就是因为,太空船在高空之中,坠入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太快,在和大气之间产生摩擦的时候,会产生上千度的高温。这样的高温,就算是普通的钢铁也要被溶化。
我们看到的流星划过天空出现的情景,就是流星在空气中被溶化的结果。当然,流星进入大气屋的速度,比回收舱的速度要快多了。毕竟,流星是从很远的太空飞到地球这边来的,它的初速度就非常快。坠落到地球上时,它的速度就在水池边,看着水池里面的动静。
因为,要是有水进入到回收舱之中的话,那水面上自然会有气泡冒出来了。要是没有水进入到回收舱之中的话,那水平自然是会很平静了。
赵中遥和程宇现在就看到,整个水平,在经历了一阵回收舱入水产生的一些波浪后,慢慢地就归于平静。并没有气泡从回收舱中冒出来。
“赵总,这回收舱是不是合格的,没有气泡从里面冒出来。”程宇对于这个实验的目的也是很清楚的,他看没有气泡从水中冒出来了。他就想,这个回收舱一定是密闭非常好的。
赵中遥听了程宇的话,又看了一会平静的水面,就说道:“现在看来,这个回收舱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先把它捞上来吧!”
赵中遥说完后,就有几个工人,把这一个回收舱从水池子里面拉到了地面之上。
放好后,赵中遥又走到了这一个回收舱前。他打开回收舱的舱门看了一下里面的情况。看到里面完全是干燥的,没有一点水进入到回收舱之中。
程宇这时,也来到了赵中遥的身边,他也看到了回收舱里面的情况了。
“赵总,这个回收舱的气密性真的没有问题。”程宇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这一步算是实验成功了。
“嗯!看上去是不错。不过,人在里面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