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兰因和阿生的离去,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这会平城绝大部分人的注意力都在跟柔然这场战役上,即使所有人都没把柔然放在眼里,这么多大军出征也不是小事,每天光是口粮就不是个小数目。平城官府各部都全力运作,每个人都忙得脚不点地,他们要做好这些大军的后勤工作。
转眼秦宗言、叱罗率军出发已有半个月,众人皆翘首以盼等着两人胜利的战报,但是谁都没有想他们没有等来魏国大军胜利的消息,却等来了太子、大皇子遭遇柔然骑兵突袭,两人麾下三千骑几乎全军覆灭、太子重伤垂危的消息!这一消息传回平城,不提众人如何震惊,太皇太后第一个受不住,她眼前一黑,一下晕了过去。晕过去前,她脑中只有一个想法,她这儿子难道真心狠手辣到要杀自己亲子?
第246章 平城大乱(九)
除了太子和大皇子自己, 所有人都没指望两人真上战场立军功。两个娇养在深宫的嫩娃娃,连昼夜骑马都熬不下来, 还想上战场立功?开什么玩笑?拓跋曜连续轻骑带兵三天三夜不休,这两位贵主恐怕连半个时辰都坚持不来。
就是太皇太后都没想让他们在战场上立功,她只希望拓跋曜能找个老将带他们,让他们领些不打眼的军功。他们不需要靠军功立身,但魏国历来重武轻文,每个皇帝不说文能提笔安天下,至少武能上马定乾坤。懦弱如天和帝都曾北伐, 后虽重伤不治,可到底上过战场, 史官给他记一笔的时候也有个说法。
若拓跋曜中意这两个儿子,彭城王自会把一切安排的妥帖, 但是拓跋曜没授意,他自然只把这两个小东西供着。起初彭城王想让两人押送军资,但细想之后又觉不妥, 军资乃行军大事, 轻忽不得。这两位都不是能听人吩咐的主,万一两个小祖宗异想天开, 让军资出了问题, 除了他们所有人都吃不了兜着走。彭城王最后思来想去,干脆让两人坐镇一座小镇。
这座小镇在战事前沿, 但不是最前沿, 前面还有几座小镇挡着, 彭城王又派了手下两个老将和数百亲卫看着他们,加上陛下的禁军,可以说只要不是柔然大军入侵,这两小祖宗绝对不会出事。就算是柔然大军入侵,前方还有几座小镇挡着,可以给两人逃命的时间。
彭城王将一切都想到了,安排的事无巨细,最后才提着一颗心去怀荒。拓跋曜要处理秦家是暗中进行的,彭城王也没惊动别人,自己带着亲卫亲自去怀荒处理。
彭城王一走,太子和大皇子没了管束,就像脱缰的野马可着劲的撒欢。两人获得父亲允许参战后,便踌躇满志的想要一展自己才华,他们正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年纪,两人一心想要跟父亲靠拢。当年父亲能年少打败南梁伪帝,他们也能直取柔然都城,再扬他们大魏的威名。
只可惜彭城王管得他们太严,彭城王是拓跋曜最信任的人,也是他们的皇叔,就算是太子也不敢对彭城王不敬,彭城王拘着他们,他们也不敢轻举妄动。彭城王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算什么,乖巧的很。也正是这份乖巧,让彭城王误会了,他以为这两个孩子知道分寸,因此很放心的走了,没多留人手。
等他一走,太子和大皇子就恢复了本性,两人倒也不仗势欺人,就是领了每天带兵巡逻的任务,一趟趟的在城外巡逻。两位老将自然是随时保护两人,两人想要立功,没想作死,也不反对侍从保护他们。巡城的任务很枯燥,两人新鲜了几天就腻味了,他们来战场是准备立大功的,不是来骑马的,过了几天,他们就撺掇着老将去远一点的地方追缴柔然流兵。
先不说这里能不能有柔然流兵,就算有将领也不敢带两个祖宗去。两人胡搅蛮缠了几天,见将领们只是跪下请罪,不肯答应他们的吩咐。太子和大皇子虽年纪不小,可在朝中没领什么官职,也没经过大事,平时两人吩咐下去的事,不用他们操心,早有人完成的妥妥帖帖。
这是两人身份带来的便利,也是太皇太后的余威,两人本身没太多御下才能。如今离了拓跋曜和太皇太后,他们又怎么能值得了这些在官场军营厮混了多少年的老油子?两人也只能暂时按下心思,忍耐着想等彭城王回来,让皇叔带他们过去。
几位将领见暂时将两位小祖宗安抚好,都松了一口气,他们正寻思着是不是要找点附近的流寇让小祖宗杀个过瘾时,不想一队柔然骑兵绕过了几座小城,意外出现在城外。众人皆如临大敌,因为这些柔然骑兵各个兵强马壮,一看就是精良的皇骑,唯独太子和大皇子兴致高昂,他们正愁没人给他们立威,如今大鱼自投罗网,他们如何不开心?
两人对魏军是迷之自信,认为柔然骑兵再精良,在他们大魏铁蹄面前也是如土鸡瓦狗,不堪一击。可惜现实狠狠打脸了他们,这队柔然骑兵不过三百人左右,战力却出乎意料的强悍,他们几乎以摧拉枯朽之势将整座城池攻了下来。将领和精卫们甚至都没花心思守城,一心要将太子和大皇子送到安全的地方。奈何骑兵实力太强,很快赶上他们,将太子重伤,大皇子倒是安然无恙的逃脱。
这结果让所有人如坠冰窖,有些没家累的、或者是狠心些的干脆趁夜一走了之,不走就是个死,走了还能有个活路。留下护送两人回去的大多是拓跋曜、彭城王的死忠,要不就是家大业大,根本走不了的。他们也不求能留这条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