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以后。邢珊珊被提为培训学校副教导主任又过半年。陶晓光被提拔为培训学校总务副主任。三个月以后地寒假里们正式结婚。
在结婚前。他们去向朱昌盛要婚房。朱昌盛二话没说。就叫总务主任把四楼上那套房子重新装修一下。分给了他们。
有了婚房,邢珊珊和陶晓光就开始添置家具和床上用品。一切准备就绪后,他们就着手发送请柬。学校里有一部分领导和老师给他们送了人情当然要请他们喝喜酒。
最重要的自然是朱昌盛这个大媒人兼校领导了。陶晓光年初二一早,就早早派车来接他们夫妻俩。到了陶晓光的老家晓光的爸爸妈妈和亲朋好友都把他们当成了至宾,迎到楼上中间大厅入座盛情款待。妻子张医生大大咧咧地在小楼房里走来走去,跑上跑下时还大声说笑,如在自己家中一般。她就是这种性格。朱昌盛暗中给她使眼色,让她注意自己的身份和形象,她则视而不见。
朱昌盛静静地坐在楼上那张方桌边,与一个陪他的乡里干部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脸上保持着适度的微笑,不卑不亢,镇静自若。心里却急切地期待着,期待早点能看到这个新人。从放了寒假到现在,他已经有十多天没看到她了。
这是一种十分奇怪的情感,明知她就要成为别人的新娘了,可他却还是十分强烈地想看到她。盼着她能在幸福的期待里,在众多的人群中,给他一个眷顾的眼神。她是不是被即将到来的幸福淹没,将我这个局外人忘光了呢?他有些酸醋地想。
陶晓光的婚礼是按照农村的习俗进行的。所不同的是去接新人的交通工具变了。从先前的轿子变成了后来的自行车,现在变成了轿车。这天,他为陶晓光家借了两辆轿车去接新人,这在当时农村算是挺时尚的了。
上午九时正,小楼的场院上突然响起惊天动地的爆竹声。他被从楼上叫下来。打扮一新,胸戴大红花的新郎官陶晓光拉开车门,让大媒人坐进去。于是,接新娘的车队在更加繁密的鞭炮声中,徐徐驶出场院,朝前面的大马路开去。
开了一个多小时,来到海边一个小镇旁边的又一幢小楼房前
子慢下来,车头还未拐进去,小楼的场院上就鞭炮齐纷纷从楼里奔出来,一张张笑脸向日葵一般往外仰着,欢迎新郎官及迎亲队伍的到来。车子开到场院上,停稳,还是新郎官先出来,替他拉开车门,彬彬有礼地说:“朱校长,到了。”
他从车子里一钻出来,就在场院上的人群中扫了一眼,没有发现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的身影,心里不觉空了一下。他被让到底楼的大厅里,坐下来喝茶。邢珊珊家派最贵重的亲戚市商业局副局长陪他边喝边聊。他知道新娘这时候肯定在梳妆打扮,不便去看她,就只得耐心等待。
这时,楼房里已经高朋满座,人影幢幢,酒味弥漫,菜香扑鼻,满眼年画对联,一派喜庆气氛。场院上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嘻嘻哈哈地说笑着,钻来钻去要看新郎官。邢珊珊的家人和亲朋好友都进进出出地忙着,紧张有序地做着嫁女的准备工作。
中午时分,随着邢珊珊爸笑咧咧的一声入席开宴的邀请,喝喜酒的人们纷纷自觉找位置入席,一会儿,楼上楼下就整整齐齐坐满了十几桌。都是邢家的各路亲朋和学校里的一些领导同事。慢慢地,酒桌上开始热闹起来,喝喜酒的人们劝酒行令,有说有笑,各显神通。会喝酒的互斗酒量,不太会的则说笑取乐。一时间,小楼里笑语声声,酒香阵阵,觥杯交错,热闹非凡。
朱昌盛边喝酒边不停地在人丛中搜寻着邢珊珊的身影。今天,她真是一个骄傲的新娘了,竟然千呼万唤不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找来找去,只发现她一次从楼下的大厅门前经过,脸还是对着外面,给了他一个婀娜多姿的背影。他想,难道她一结婚,就不理睬我了?这不是太忘恩负义了吗?
至太阳下山时,才结束了这没完没了的喜宴。宴毕,一个爆绣冲天而起:“蓬——啪——”接着,一声声催新人动身的鞭炮便不停地响起。
终于,新人从楼上走了下。
这时,朱昌盛站在一辆轿车的边上,一看到她,就呆住了,心里不禁嘀咕了一声:“我的天。这不是一个仙女吗?”
穿着鲜红婚服的邢珊在夕阳的映照下,显得无比艳丽,气质高贵,亭亭玉立,就象一个美艳惊人的电影明星。
“朱校,请坐进去吧。”一个不知是邢珊珊什么亲戚的妇女叫了一声,才把他从失态中唤了回来。他连忙向那辆轿车走去,正要低头坐进去,邢珊珊突然转过高傲的头颅,目光扫过来,深深地盯了他一眼。这意味深长的一眼,使他如沐春风,激动不已,心里觉得格外的踏实和舒畅。
迎亲的车;很快开进了陶宅。陶宅以最热烈的鞭炮声,欢迎新娘的到来。立刻,看新人的乡亲们如潮水般涌来,一会儿就把装扮一新贴满大红喜字的小楼围得水泄不通。第一次看到新娘的人个个称羡不已,赞不绝口,都说与陶晓光是天生的一对。
新郎陶晓光脸上挂着幸的笑容,满把满把地给乡亲们手里塞着喜糖。嘴里不停地跟宾客们打着招呼,给同事朋友们点头致意。
接着就是盛大的喜宴,楼上楼下坐得满满当当,一阵阵欢声笑语从楼房里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