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小强笑着插口:“我跟方厂长已经商量好了,今后亚洲机械厂的厂长将由李晓峰担任,邓亮和李虎将会提拔为副厂长,协助李晓峰管理亚洲机械厂,此外还有一点我也想说明一下,那就是宋厂长的级别问题,你今后虽然担任的是方氏汽车厂副厂长的职务,但你的级别却依然是厂长,以前享受到什么样的待遇,今后将不做任何变化。”
宋智毅听到这话再无任何顾虑,笑着点头道:“感谢方厂长和牛秘书的关照,多的话我就不说了,总之大家看我今后的表现就行了。”
其他人纷纷上前祝贺宋智毅和陈方华,闹腾了一阵后,这才消停下来。
没多大功夫,众人来到了产线的前端,工人们正在对设备的状态进行最后一次的确认。
牛小强观察了一下,没有发现任何疏漏的地方。
方东平挥了挥手:“走,咱们去外面搞个简单的开工仪式吧。”
举办开工仪式是全球很多地方的规矩,虽然不是强制性的规矩,但绝大多数企业在进行重大项目的时候都会搞一个仪式。
方氏汽车厂的职工早就准备好了鞭炮和横幅,为了避免鞭炮污染到车间环境,开工仪式的举办地被设置在了车间外面的行政楼旁边。
方东平带着众人来到了行政楼的大门口,这里只有几个负责点鞭炮的工人,此外还有十来个办公室职员。为了节约时间,现场连台子都没搭建,至于麦克风,也根本就没有准备。
这是按照方东平的意思办的,方东平向来都不喜欢搞那些虚套,他觉得意思一下也就够了。
大家早就知道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因此谁都没有对此感到奇怪。
方东平首先发表了一番简短的讲话,激励大家今后努力工作、一定要确保产品质量。他说完话后看向了牛小强,示意牛小强说几句。
牛小强跟方东平一样,只是勉励了大家几句,然后就结束了讲话。
随后在方东平的宣布声中,工人们立即点燃了鞭炮,方氏汽车工厂的开工仪式正式在一片热闹的鞭炮声中结束。
开工仪式结束之后,车间里面立即进行试生产。各个部门的职工全都各就各位,紧张而又兴奋的投入到了试生产的工作中去。
以前方氏集团只生产卡车,现在要生产的是小汽车,大家难免会感到兴奋和紧张。
在国人的心目中,小汽车当然要更加高级一些。这不仅体现在价格方面,乘车人的身份也能体现出高下之别。
方东平和牛小强带着人在流水线旁现场观看整车的生产过程,这也给职工们造成了一定的压力,再加上这是第一次进行生产,因此难免会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好在方东平和牛小强不仅没有对此提出批评,反而还出言安慰这些职工。这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大家的压力和紧张感。过了没多久,工人们的心态就逐渐平缓下来,做起事情来有板有眼,看起来顺畅了许多。
其实在试生产之前,产线已经进行过实际测试了。不过当时只是使用零配件进行模拟测试,并未把车辆组装出来,因此众人现在看到的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辆方氏汽车的制造过程。
大家看得都很认真,不管是来自哪个工厂或者哪个部门的领导,谁都没有掉以轻心。
尤其是陈方华和宋智毅,这两个人已经被调到方氏汽车厂,他们今后将要长期的跟汽车打交道,这个时候当然要认真学习了。
方东平关注的是整体的生产情况,一旦发现问题,他将会在后续的生产过程中提出改进意见。
牛小强关注的是细节,特别是技术细节,是他关注的重中之重。工人的熟练度他一点也不担心,因为熟练度是可以通过不停地锻炼进行提升的。
技术方面的问题却不同,这需要更高的眼光才能发现,就现阶段的情况而言,能够发现技术问题的人非常稀少,只有从美国借调过来的几位专业工程师和牛小强才能发现,普通工人现阶段是不太可能发现技术问题的,甚至就连方东平,只怕也不太能发现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条自动化汽车生产线的技术含量太高,目前也就只有少数几个接触到这类技术的专业人士才能全方位的了解其中的关键细节。方东平虽然是机械制造方面的高手,但他并未深入的了解过汽车产线方面的知识,因此他目前还并不具备发现技术问题的能力。
牛小强看得十分认真,他一边看还一边把自己发现的问题默默地记在心里,准备等到试生产结束后,再把问题提出来,然后予以解决。
二十分钟之后,第一辆方氏汽车下线,工人们按照操作手册的规定,给这辆车加注了少许燃油,随后牵车员坐进驾驶室,把这辆车开出了生产车间。
再然后是第二辆车、第三辆车、第四辆车……第十辆车下线。
按照试生产的章程规定,第一批试生产的车辆总数一共是十辆。这十辆车被生产出来之后,将会接受全方位的测试,看看性能和质量有没有达到要求。
第十辆车生产出来之后,产线立即停止运作,工人们开始按照要求整理自己的岗位的卫生,然后他们还会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
牛小强对此不感兴趣,他当先走出生产车间,来到了不远处的另一栋建筑。
这栋建筑是方氏汽车的整车检测中心,牛小强对于汽车的品质的要求是非常高的,为了能在测试环节发现问题,他特